![]() 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其包括立柱本体以及围设于所述立柱本体外周侧壁的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周侧围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卡块插接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于所述卡槽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块运动的限位组件。本申请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卡块稳定插接至卡槽内,完成对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锁止,具有箍紧碳纤维布,对立柱本体的加固的效果,方便快捷。 公开号:CN214330034U 申请号:CN202120119740.2U 申请日:2021-01-1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雷;陈涛华;杨明 申请人: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4G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n0002] 目前已有较多柱子的加固方法,如: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等,其中碳纤维加固法的机理是通过有效约束混凝土的侧向膨胀变形来改善其受压性能,与传统的增大截面法或粘钢混凝土补强法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耐腐蚀性好、耐久性好等特点;另外,采用该加固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固成本。 [n0003]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633456.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结构,包括原钢筋混凝土方柱四个边角设置的角钢,角钢两个侧边均设置贯穿角钢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通过引孔一半潜入原钢筋混凝土方柱,一半置于后浇混凝土柱;沿原钢筋混凝土方柱柱体方向每侧边通长布置一根或一根以上纵向钢筋,且用箍筋横向固定;安装模板后在原钢筋混凝土方柱外围浇筑后浇混凝土柱,后浇混凝土柱四个边角均浇筑成弧形倒角,在后浇混凝土柱外周包裹碳纤维布,且在碳纤维布外设置表面防护层。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碳纤维布通过粘接剂与混凝土柱连接,发明人认为粘接剂的凝固需要较长时间,存在有不便于对碳纤维布的周侧进行固定的缺陷。 [n0005] 为了便于对碳纤维布的进行压紧固定,本申请提供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立柱本体以及围设于所述立柱本体外周侧壁的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周侧围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卡块插接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于所述卡槽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块运动的限位组件。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立柱本体表面涂设粘接剂,然后覆盖碳纤维布,移动第一弧形板,直至第一弧形板的内壁与碳纤维布的外周侧壁抵接,绕转轴旋转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带动卡块旋转,直至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端面抵接,此时卡块插接至卡槽内,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卡块稳定插接至卡槽内,完成对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锁止,达到箍紧碳纤维布的目的,对立柱本体的加固,方便快捷。 [n0009] 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板于所述卡槽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插块,所述卡块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插接适配的插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插块插接至所述插槽内的弹性件。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驱动第二弧形板旋转,第二弧形板带动卡块插接至卡槽内,卡块推动插块向滑槽运动,并使弹性件产生形变,直至插块完全退回至滑槽内,当卡块与卡槽的侧壁抵接时,滑槽与插槽对齐,此时弹性件复位,驱动插块向靠近插槽的侧面运动,直至插块插接至插槽内,插块的一端位于滑槽内,另一端位于插槽内,达到限制卡块脱离卡槽的目的,方便快捷。 [n0011] 可选的,所述插块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为穿设于所述连接槽内的弹性橡胶条,所述弹性橡胶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的两相对两侧面固定连接。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槽便于弹性橡胶条的弹性驱动插块沿滑槽插接至插槽内,完成对卡块的锁止,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n0013] 可选的,所述插槽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均闭合,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插块靠近所述导向槽的侧面固定连接。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便于为插块的运动提供导向,便于插块插接至插槽内,有效提高插块插接至插槽内的插接精度。 [n0015] 可选的,所述插块靠近所述插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半球。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半球便于卡块推动插块运动,同时半球的弧面便于插块插接至插槽内,有效提高插接精准度。 [n0017] 可选的,所述卡块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与所述卡槽插接适配,所述斜块的斜面朝向所述插块。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块的斜面便于推动半球的弧面推动插块运动,省时省力。 [n0019]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对碳纤维布进行保护,防止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夹伤碳纤维布,有效延长碳纤维布的使用寿命。 [n0021] 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转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圈增加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密闭性,方便快捷。 [n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4] 1.卡块带动斜块推动半球带动插块完全退回至滑槽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当斜块与卡槽的底壁抵接时,弹性橡胶条复位驱动插块带动半球插接至插槽内,完成对卡块的锁止; [n0025] 2.利用密封圈增加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密闭性,方便快捷; [n0026] 3.利用橡胶垫对碳纤维布进行保护,防止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夹伤碳纤维布,有效延长碳纤维布的使用寿命。 [n002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30] 附图标记:1、立柱本体;2、碳纤维布;3、第一弧形板;4、第二弧形板;5、卡块;6、卡槽;7、滑槽;8、插块;9、插槽;10、连接槽;11、弹性橡胶条;12、导向槽;13、导向块;14、斜块;15、半球;16、橡胶垫;17、密封垫。 [n0031]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参照图1,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立柱本体1以及碳纤维布2,立柱呈圆柱状,立柱本体1的外周侧壁涂设有粘接剂,碳纤维布2围设于立柱本体1的外周侧壁,利用粘接剂将立柱本体1与碳纤维布2粘接,达到对立柱本体1加固的目的。 [n0033]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对碳纤维布2进行固定,碳纤维布2周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板3以及第二弧形板4,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3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螺栓有卡块5,第二弧形板4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卡块5插接至卡槽6内。 [n0034]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便于将卡块5稳定插接至卡槽6内,第二弧形板4于卡槽6的相对两个侧面均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开口朝向卡槽6,且滑槽7的长度方向与卡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滑槽7内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滑槽7内的插块8,卡块5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与插槽9,两侧插块8分别插接至相应的插槽9内,两侧插块8同时插接至插槽9内,限制卡块5沿卡槽6的位移,到达锁止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4的目的,方便快捷。 [n0035] 参照图2和图3,首先,为了便于驱动插块8完全退回至滑槽7内,插块8靠近插槽9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半球15,半球15的弧面朝向远离插块8的方向,同时,卡块5远离第一弧形板3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斜块14,斜块14的截面呈三角形,且斜块14的尖端朝向远离卡块5的方向,斜块14的两个斜面分别对应两侧的半球15,利用斜块14的斜面推动半球15的弧面,推动两侧的插块8完全退回至滑槽7内。 [n0036] 参照图2和图3,其次,为了便于驱动插块8插接至插槽9内,插块8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10,连接槽10内穿设有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为弹性橡胶条11,弹性橡胶条11的两端分别与滑槽7的两相对两侧面固定连接,利用弹性橡胶条11的弹性驱动插块8沿滑槽7插接至插槽9内,完成对卡块5的锁止,为了便于对插块8的运动进行导向,插槽9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的两端均闭合,插块8靠近导向槽12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2内,导向槽12与导向块13的横截面均为“T”字型,利用导向块13与导向槽12的配合便于为插块8的运动提供导向,方便快捷,同时“T”字型的导向槽12与导向块13,防止插块8脱离滑槽7。 [n0037]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4之间连接紧密,第二弧形板4远离转轴的端面粘接有密封垫17,卡块5插接至卡槽6内后,挤压密封垫17,密封垫17产生形变,增加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4之间的密闭性,使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4之间的连接稳固。 [n0038]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便于对碳纤维布2进行防护,为了对第一弧形板3以及第二弧形板4的内壁均粘接有橡胶垫16,利用橡胶垫16对碳纤维布2进行保护,有效延长碳纤维布2的使用寿命。 [n0039] 工作人员旋转第一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3带动卡块5插接至第二弧形板4的卡槽6内,卡块5带动斜块14推动半球15带动插块8向靠近滑槽7底壁的方向运动,并拉伸弹性橡胶条11,直至半球15与插块8完全退回至滑槽7内,当斜块14与卡槽6的底壁抵接时,滑槽7与插槽9对齐,弹性橡胶条11复位驱动插块8带动半球15插接至插槽9内,完成对卡块5的锁止,方便快捷。 [n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旋转第一弧形板3带动卡块5插接至第二弧形板4的卡槽6内,卡块5带动斜块14推动半球15带动插块8完全退回至滑槽7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11,当斜块14与卡槽6的底壁抵接时,弹性橡胶条11复位驱动插块8带动半球15插接至插槽9内,完成对卡块5的锁止。 [n00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立柱本体(1)以及围设于所述立柱本体(1)外周侧壁的碳纤维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2)周侧围设有第一弧形板(3),所述第一弧形板(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4),所述第一弧形板(3)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第二弧形板(4)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卡块(5)插接适配的卡槽(6),所述第二弧形板(4)于所述卡槽(6)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块(5)运动的限位组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于所述卡槽(6)侧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7)内的插块(8),所述卡块(5)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块(8)插接适配的插槽(9),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插块(8)插接至所述插槽(9)内的弹性件。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8)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10),所述弹性件设置为穿设于所述连接槽(10)内的弹性橡胶条(11),所述弹性橡胶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7)的两相对两侧面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9)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两端均闭合,所述导向槽(12)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3),所述导向块(13)与所述插块(8)靠近所述导向槽(12)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8)靠近所述插槽(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半球(15)。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块(14),所述斜块(14)与所述卡槽(6)插接适配,所述斜块(14)的斜面朝向所述插块(8)。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远离转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7)。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034U|2021-10-01|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CN102644384B|2014-08-06|一种采用frp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锚固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06257781A|2006-09-28|既設構築物の耐震補強工法 KR100580233B1|2006-05-16|섬유판 긴장장치 CN202391435U|2012-08-22|仰拱纵向中埋式止水带夹具 CN214274663U|2021-09-24|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高压泵限流阀底座 CN213741118U|2021-07-20|一种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结构 CN214365130U|2021-10-08|梁粘贴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CN211873567U|2020-11-06|一种防水卷材金属压条收口结构 CN214461372U|2021-10-22|一种装配式防火墙体 CN211973952U|2020-11-20|一种厂房用墙板 CN111636558B|2021-07-16|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JP5492483B2|2014-05-14|型枠固定金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既設構造物の補強工法 CN213065045U|2021-04-27|带通气孔的波纹管接头 CN211396605U|2020-09-01|一种可调节式模板加固装置 CN213330143U|2021-06-01|柱包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CN214784122U|2021-11-19|一种具有低桩承台的建筑基桩 CN212583729U|2021-02-23|一种高强度异型锚杆 CN209620099U|2019-11-12|一种预制综合管廊张拉用牛腿结构 CN206902996U|2018-01-19|墙板安装定位组件 CN206221450U|2017-06-06|一种管材连接件 CN212772189U|2021-03-2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漏水的抗洪装置 CN214006771U|2021-08-20|一种泥浆围墙 CN209907601U|2020-01-07|用于古建筑木柱拼接的连接件 CN212715749U|2021-03-16|一种自由拼接的卡口式铝塑板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19740.2U|CN214330034U|2021-01-16|2021-01-16|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CN202120119740.2U| CN214330034U|2021-01-16|2021-01-16|柱包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